網友提現被要求先繳納提現個人所得稅,才驚覺這是一場投資騙局,最終網友被騙450多萬

在「假投資」項目中,投資外匯、投資虛擬貨幣、投資線上賭場都是常見的項目,更惡劣的是,民眾已經被騙出一筆本金,看到帳上「假獲利」,要領出來,還被詐騙集團誆稱「尚需繳納手續費」、「尚需繳納所得稅」、「尚需繳納保管金」等話術再被騙一筆錢。

受害者展示出他和詐騙集團的line對話截圖,他投資虛擬貨幣,「帳上看到有獲利」要提領,卻被APP拒絕,於是透過LINE問「客服」人員要怎麼做才能領出獲利,對方竟然對他說「你要先繳納個人所得稅再進行提領喔」。
 

4.png

5.png

你遇到類似的狀況嗎?案例比對樣貌:

1. 投資網站服務 IP 在非常短期的時間內註冊?

2. 認識不久的朋友,聊天介紹投資老師或賺錢管道給你?保證獲利?

3. 客服可以使用 LINE 跟你聯絡?且在對話中耐心解釋?

4. 投資過程順利,但想要出金卻需支付高額稅金?否則錢拿不回來?

5. 客服描述涉及洗錢,必須繳保證金否則帳戶會被凍結?

由於當局者迷,一般來說當事人遇到類似狀況,並不會直接質疑是詐騙,儘管親友協助查證了各種資料還是無法接受,通常會到最後錢拿不回來,以及之前的「網友」、「老師」、「網站」封鎖刪除或人間蒸發,才會明白這整個都是騙局。

比較辛苦的案例,是為了要拿回本金,因此去借錢投入,到最後反而雪上加霜,過去警方也有公布相關案例。事實上這些狀況都需要親友的關心,以及積極的協助規勸,還有當事人願意溝通釐清脈絡,才有辦法及時止血。

2.png

1.png

這裡可以參考類似的情境:

1.許多人是經由交友平台/FB/IG/手機簡訊認識,並透過通訊軟體(Line)或社群網站傳送訊息,讓人誤以為是曾碰面過的朋友,或誤加好友開啟對話

2.開始關心近況,分享自己的生活讓你放鬆戒心。持續一段時間之後,只要認定你有機會成為大魚,這個好友會非常有耐心和你進行對話。

3.好友通常扮演著有錢也不缺錢的角色,像是珠寶店老闆、公司 CEO 等等,不時分享照片讓你相信,若有資金上的困難,他甚至會想辦法幫助你。

4.甚至會用本名進行交流,並告訴你他的真名,有可能傳身份證件讓你信任,並傳達詐騙的話不會用本名交流的說法。

5.過去詐騙會不敢開啟視訊或語音,如今手法都是高薪聘請年輕美女、帥哥,而且大大方方和你視訊和語音通話。

最後當事人發現上當,感覺不對想要報案的時候,就算有這個好友的 LINE 帳號也沒有用,常常就這樣突然憑空消失。

 

系統客服用 LINE 跟你耐心聯絡?
這類詐騙手法往往會找「第三人」來處理,像是「老師」或是自稱交易系統的客服人員。如此一來,當事人就算起疑也都會推到這些「不明第三人」身上,背後往往是一人分飾多個角色。

 

巴曼喬西里再次提醒大家:

所有的投資,不論是外匯,股票,期貨當沖等等的區塊鏈,通通建議去銀行跟證券行櫃檯詢問一下,至於那些什麼比特幣之類的,跟國保一樣整天要倒閉,換人經營的,去銀行查詢看看比較保險,或是不要玩,風險越大利潤越高是沒有錯,但別人憑什麼幫你?有什麼好處給他?重要的是你們非親非顧的,有這麼好康賺錢的事情輪的到介紹給你?他們不會自己賺啊?幹嘛要分給你賺?話難聽但現實就是這樣啊!所以那些頁面式的黑網不要在玩了,根本拿石頭打海邊,不知道砸到什麼鬼地方去了。

網路交友要提高警惕,不要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語迷惑,不要和陌生人談錢。不相信“有內幕、穩賺不賠”的理財產品,守緊自己的皮怉。網上認識的所謂“理財專家”薦股、釋放所謂內幕消息之類的,都是詐騙的慣用伎倆,他們的最終目的就是詐騙你的錢財,入金前一定要認真調查交易商的資格,切勿盲目入金,一旦發現平台有問題,或者誤入黑平台,一定要注意保留好相關證據及時處理,不懂的商品千萬不要玩,100%會賠錢的,及時抽身避免被騙。
 

arrow
arrow

    巴曼喬西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